知明健康首码,回广东需要开健康证明广州穗康码有什么用-申请指南

华少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56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1、回广东需要开健康证明广州穗康码有什么用-申请指南

现在国内大部分的情况都已经稳定,不过大家在返程复工的时候要注意了,各个城市对返程人员又要求的,比如广东需要健康证明,还有广州穗康码,出行要用的上的。

健康证明1、从哪些地方返粤需要做健康证明?

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来粤人员需要提供输出地疫情相关健康证明资料。

2、重点疫区指哪些地方?

***新收到的文件显示,重点疫区是指湖北省,浙江温州已排除在外。

3、哪些地方人员可以返穗呢?

广州12345政务热线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任何限制外省人员进入广东的通知,但从湖北省返穗人员需隔离观察,14天后无症状方可解除观察。

4、湖北籍人士没有回湖北过年,需要隔离吗?要提供哪些证明?

不需要隔离,但是要提供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布的个人轨迹证明信息,证明本人14天内未离开过广东、未到过疫情高发地,并到社区(居委或村委)或本人所在单位申领证明。

5、从温州返穗的人员需要隔离吗?

温州回广州的人员,体温检测在37.3℃以下,没有湖北接触史的,无需隔离。

6、湖北人员返回广州需要隔离几天?可以居家隔离吗?

湖北人员返穗需要隔离14天,除整户抵穗或具备单独居住条件的人员允许居家隔离健康观察外,对所有湖北新抵穗人员,一律实施集中隔离健康观察。

7、外省的车辆可以进入广东吗?

所有车辆可以进入广东,但是要在当天提前做好入粤登记。

8、广东省内回广州需要隔离吗?

广东省内回广州的,体温检测在37.3℃以下,没有湖北接触史的,无需隔离。

9、入穗要做什么登记吗?

外地人员及本市居民抵穗当天要及时进行健康申报。

广州穗康码申请指南穗康码须线上申领,老人、儿童以及其他不具备使用智能终端条件的人员,如需申领人员通行证,可以凭其亲属提供的“穗康码”及本人照片向所在小区(村)物业服务企业或居(村)民委员会申领。

穗康码线上申领指引

小编提醒:请认真填报健康信息、居住信息,因填报信息不真实、不准确导致不能正常通行的,需用户重新准确填报有关信息,其他无法通行问题,请及时向所在居(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反映。

1.打开“穗康”小程序

2.进入申请入口,点击“我的穗康码

3.尚未实名认证的需先实名认证

4.提交实名资料: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

中国大陆用户需选择身份证验证,港澳台或外国用户等可点击【选择】,选择其他对应的证件类型。

5.授权验证

6.实名认证成功,点击“返回”

7.提交健康自查上报获取穗康码

8.填写本人健康信息

9.提交后,点击“立即生成穗康码”

系统默认穗康码有效期为7天,过期后需重新进行健康自查上报,获取新的穗康码。

常见问题1、如何查看“穗康码”

进入“穗康”小程序后

点击“我的穗康码”

2、如何更新“穗康码”

场景一:“穗康码”过期无效

“穗康码”有效期7天,过期无效时,点击“立即更新”,再次进行健康信息上报(基本信息无需重复填写,只需填写健康信息),提交完成“穗康码”更新。

场景二:因居民健康情况变化主动更新“穗康码”。

点击“申请更新”,进行健康信息上报(基本信息无需重复填写,只需填写健康信息),提交完成“穗康码”更新。

3、如何为亲友/他人创建“穗康码”

老人、儿童及其他无法使用智能终端设备的人员,可以由共同居住的成年亲属或所在居(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安排人员代为线上申报,穗康小程序支持生成亲友/他人“穗康码”。

1.点击“穗康码管理”,新增亲友/他人“穗康码”。

方式1:手动添加。

进入“穗康码管理”,点击“添加”,点击“上报新成员”,健康信息填报完成后,点击“提交”生成亲友/他人“穗康码”。

方式2:通过“扫一扫”添加。

进入“穗康码管理”,点击“扫一扫共享二维码”,扫描亲友/他人“穗康码”,完成绑定。

2.进入“穗康码管理”,点击切换按钮,可以实现本人和亲友/他人“穗康码”的切换。

4、如何在本人手机解绑亲友/他人的“穗康码”

点击“穗康码管理”,查看全部码列表,选择解绑人员向左滑动,点击“解绑”。

5、如何打印亲友/他人的“穗康码”

将亲友/他人的“穗康码”打印并附上照片作为凭证进入居住小区(村),参考下图。

6、“穗康码”如何绑定到居住小区(村)

1.点击相关人员分享的居住小区(村)邀请链接,或扫描居住小区(村)葵花码;

2.核实居住小区(村)信息,如信息无误,点击“提交申请”;如信息有误,点击左上角返回箭头退出。

3.查看绑定居住小区(村),点击“我的”,点击“我的关联信息”查看。

4.解绑居住小区(村),点击“我的”,点击“我的关联信息”查看列表,选择解绑居住小区(村)向左划动,点击“解绑”。

7、如何使用“穗康码”通行

1.通行人员携带智能终端进入居住小区(村)时,向查验员出示电子“穗康码”。

2.通行人员无智能终端进入居住小区(村)时,向查验员出示纸质“穗康码”或由同行人员代为出示电子“穗康码”。

2、学生健康证明怎么写

你好,学生健康证明,只要你把理由写清楚,然后就证明健康就可以了,这个的话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你只要把理由写清楚,让人家明白你写的是什么就可以

标准要求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对于这样格式化的问题应该看上面的图表怎么写,就按照上面的要求填写就好了,我觉得这样的理解是没有错的,因为这样的东西可能是条款性的东西。

学生的健康证明包括一般身体检查的状况,血压,视力等都正常。没有家族性疾病和遗传疾病。

学生的健康证明怎么写应该到所在的医院开一个健康证,只要拿着健康证去就可以证明。

学生的健康证明主要写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生的姓名和证明的时间要有章。

3、健康码就是健康证明吗 功能与纸质相同吗

1、健康码就是健康证明,健康码都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实质上已经成为电子政务体系的一部分。有地方政府为其背书,用人单位完全可以对其效力放心。一些地方不认电子版健康码,非要提供纸质证明,客观上就是在给复工复产设置障碍,与中央要求不符。

2、电子版健康码与纸质版健康证明的功能,实质上是相同的,都是证明持有人已具备返岗复工条件。在大力提倡数字政务、大数据治理的背景下,迷恋传统的纸质证明,暴露了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的“纸质依赖”与“公章崇拜”。这是“奇葩证明”乱象的根源,必须坚决反对。

4、山东健康码怎么申请?

山东健康码的申请方式:

1、进入“山东健康码申请系统”,先填写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授权登录。

2、进入到首页后,点击“通行码申请”;然后填写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手机号码、国籍(地区)、居住地址、14天内接触史(包括境外、武汉旅居史等)7项基本信息,并做出承诺后,即可领取健康通行码。

签发后电子健康通行卡将根据核签情况呈现三种颜色之一,即红色、黄色、绿色。

其中红色代表不满足出行条件,应向所在社区(村)或单位报告,必要时通报当地疫情防控部门。

黄色代表需要信息进一步完善核实后通行(如测量体温等),或者健康通行卡已过期、需重新申报。

绿色代表可以直接通行。

办理对象和使用说明:

1、提交申请后,点击“健康上报”输入当天的的体温信息和健康状况,如果无异常,点击“通行码出示”即显示绿码。

2、外省来鲁(返鲁)未满14天人员,可通过“已互认省份”查看我省与其他省份健康码互认情况,“绿色省份”表示我省已实现与其他省份健康码互认共享。从已互认省份来鲁的人员,到达我省后凭省外绿码一律放行,不需隔离,外省纸质健康证明与电子健康码具有同等效力。

为了更加便于省内通行,建议来鲁人员使用微信“健康山东服务号”、“爱山东”APP、支付宝“山东电子健康通行码”等渠道的健康通行卡“来鲁申报”模块,申领山东省健康码。如果无法出示健康通行码或纸质健康证明的,需执行隔离14天政策。

3、未实现互认省份的来鲁人员,继续执行隔离14天政策。待省份互认后,持有外省健康通行绿码或纸质健康证明的,可直接凭码(卡)出行,也可***“来鲁申报”模块,申领山东省健康绿码后出行。

4、如仅在市内出行,请填写通行码申请时,选择“市内”即可。如已有市内健康码,但又新增外地出行需求,则点击“通行码申请”,选择“重新申请”,根据需要选择省内或省外,填写相关信息后重新申领一张健康码即可。

5、甘肃健康码怎么申请

目前对于出行为了有所追踪记录,各地都推出了实行于本地的健康码。健康码的建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出入证的使用。甘肃省内的健康码怎么使用呢?并且出入各地全国统一的健康码也已经上线。

甘肃健康码简介为防控疫情,各地有许多社区、村庄、小区实施封闭管理,自行发放了各色不等的出入证。从2月24日开始,在甘肃许多地方,随着健康通行码的“上岗”,各色出入证已“退疫”。

甘肃省健康出行码系统基于通信、交通等部门提供的在甘来甘返甘人员数据信息、甘肃省全员人口信息库、全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和治愈出院人员信息库等数据,通过大数据比对,由系统后台自动生成健康出行码。

甘肃省健康出行码以下6类人员不符合申领条件,分别是未治愈的确诊病例、未排除的疑似病例、未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未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治愈出院未满14天居家隔离期者、14天内有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者。其余人员均可在线实时申领。健康出行码是外出乘坐长途客车、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及外出人员健康证明,仅代表申领人申领该码之前的健康状况,即用即申领。

个别因身份识别等原因无法申领健康出行码人员,可通过拨打12320卫生热线进行个人身份信息确认后,再进行申领。

方法二:下载安装“健康甘肃”手机APP→打开“健康甘肃”手机APP,点击“健康出行码”进入甘肃省健康出行码申领注册页面;

方法三:微信扫描“甘肃省健康出行二维码”,直接进入出行码申领和展示页面。

使用介绍甘肃省卫健委介绍,“健康出行码”是供群众外出乘坐长途客车、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的健康证明,仅代表申领人申领该码之前的健康状况,即用即申领。

甘肃省健康出行码系统基于通信、交通等部门提供的在甘来甘返甘人员数据信息、甘肃省全员人口信息库、全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和治愈出院人员信息库等数据,通过大数据比对,由甘肃省健康出行码系统后台自动生成。

据了解,除未治愈的确诊病例、未排除的疑似病例、未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未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等6类人员不符合申领条件外,其余人员均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健康甘肃”手机App等方式在线实时申领。

甘肃省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员管理的通告

各市州、兰州新区、甘肃矿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省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28号)要求,结合当前我省疫情实际和发展态势,现就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员管理工作通告如下:

一、健康风险判定标准

将全省居民按所居住县区的风险等级、近期旅行史或居住史、目前健康状况、病例密切接触史等因素,划分为高风险人员、中风险人员和低风险人员三类:

(一)高风险人员:来自省内外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的人员;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人;正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及其他需要纳入高风险人员管理的人员。

(二)中风险人员:来自省内外中风险地区的人员;有发热、干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实施隔离医学观察未满14天的治愈出院确诊病人;解除医学隔离未满14天的无症状感染者;其他需要纳入中风险人员管理的人员。

(三)低风险人员:来自省内外低风险地区的人员;高风险、中风险人员以外的人员。

二、管理措施

(一)高风险人员。来自疫情特别严重的湖北省人员应当自到达目的地开始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来自省内外其他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应当自到达目的地开始实行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须单人单间,做好相应防护措施,每天检测体温,与家人保持距离;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应集中隔离。

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应当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符合出院标准。已治愈病人应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

无症状感染者应当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原则上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少间隔1天以上)后可解除隔离。

密切接触者应当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为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末次接触后14天。

相关机构和社区负责对高风险人员进行严格管控。

(二)中风险人员。来自省内外中风险地区的人员,不能提供健康证明但体温正常的,自到达目的地开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能够提供健康证明的,应按照低风险区人员管理,进行信息登记和健康监测,不需要居家隔离。

已治愈的确诊病人应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解除集中隔离的无症状感染者应继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

(三)低风险人员。来自省内外低风险区的,进行信息登记、健康监测,不需要居家隔离。体温检测正常可出行和复工。

三、健康证明申领

居民可通过申领甘肃省“健康出行码”、***政务服务平台推出的“防疫健康信息码”,或在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开具健康证明等作为入甘身体健康的依据。

(一)甘肃户籍居民健康证明申领方法

方法二:下载安装“健康甘肃”手机APP→打开“健康甘肃”手机APP,点击“健康出行码”进入甘肃省健康出行码申领注册页面;

方法五:在***政务服务平台PC端、App和小程序访问防疫信息码综合服务,申领“防疫健康信息码”。

方法六:没有条件申领健康出行码的人员可在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开具健康证明。

(二)来甘返甘人员健康证明办理

1.可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申领“防疫健康信息码”,或通过当地官方新冠肺炎网络平台申领健康码。

2.没有条件通过网络平台申领健康码的人员,可在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开具健康证明出行。

在取得以上任意一种证明抵达甘肃后,立即与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联系,在甘肃省新冠肺炎摸排APP中录入个人相关信息后,方可正常出行。

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2月29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首码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3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