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75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1、历史上有个叫元微之的是谁啊?
元微之,即元稹(779—831),微之是他的字,河南洛阳人,支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多有唱和。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2、“微”在文言文中有几种意思?
微 wēi
〈动〉
(1) 会意。从彳( chì);--( wēi )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2) 同本义:微,隐行也。——《说文》崔杼微逆光。——《左传·襄公十九年》
(3) 又如:微行(便装出行,不想让人知其尊贵的身分)
(4) 藏匿,隐蔽 [hide]其徒微之。——《左传·哀公十六年》微而臧。——《礼记·学记》
(5) 又如:微没(隐没);微奸(隐藏的邪恶);微阵(隐蔽的兵力);微情(隐藏而不显露的感情);微意(隐藏之意);微道(隐蔽或偏僻的小路)
(6) 伺察,侦察 [spy]。如:微捕(伺察捕获)
(7) 衰微,衰落 [decline]固以微矣。——宋· 苏轼《教战守》
(8) 又如:微缺(衰败残缺);微灭(衰败灭绝)
(9) 无,没有 [have not]。如:微时(尚未出名的时候)
(10) 非,不是 [no,not]虽微晋而已。——《礼记·檀弓下》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柏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 舜汤。——《吕氏春秋·离俗》
(11) 又如:微与(不应该这样);微独(不单是,不仅仅)词性变化
〈形〉
(1) 微小;轻微 [minute;tiny]微,小也。——《广雅·释诂二》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荀子·非相》。注:“微,细也”。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微风鼓浪。——宋· 苏轼《石钟山记》微波入焉。岭峤微草。——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微恙(小病);微行(小径;便装出行);微雨(细雨);微蔑(指极微小的东西);微仪(谦辞。微不足道的礼物);微忱(一点儿诚意;些须诚心);微词(隐约的讥喻);微力(微小的力量);微功(细小的功劳)
(3) 卑贱 [humble]虞舜侧微。——《书·序》刍荛之微。——清· 刘开《问说》
(4) 又如:微时(尚未出名的时候);微介(卑贱而耿直);微名(微贱之名);微门(卑微的门第)
(5) 不明;昏暗 [dim]。如:微光(微弱的光线);微明(微弱的光亮);微眇(眼瞎);微灯(暗淡的灯光)(6) 日月亏缺的 [wane]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邶风·柏舟》
(7) 秘密,偷偷 [clandestinely]微视其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于此微缺。——清· 袁枚《祭妹文》微闻有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8) 又如:微伺(暗中伺察);微攻(暗中侵害);微逆(暗中迎回);微知(暗中探悉);微随(暗中跟随);微察(暗中侦察 );微谋(密谋);微讽(暗中讽喻);微验(暗中侦察);微扣(暗中询问)
(9) 精妙 [elegant;exquisite]口多微辞。——《登徒子·好色赋》诸侯有能微妙以节。——《荀子·议兵》其辞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副>
(1) 稍微,稍稍 [slightly]但微颔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土膏微润。——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微笑默叹。——《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婉贞微叹。——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微闻(隐约听到);微露(微微显露)
(3) 要没有,要不是 [but for;if it were not for]微斯人,吾谁与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名〉
(1) 古单位名 [wei,measure unit]
(2) 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一寸的百分之一,或一两的百万分之一忽,十微。微,十纤。——《察微算经》
(3) 角度、弧度的单位,一秒的六十分之一
(4) 秘密之事 [secret]夫田子将有大事,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韩非子》
(5) 古诸侯国名 [Wei state](6) 殷代畿内之封地帝乙长子曰 微子启。——《史记》
(7) 殷周时西南夷之国及庸、… 微、…人。——《书·牧誓》
◎ 微 wēi 〈动〉(1) (会意。从彳( chì);--( wēi )声。本义:隐秘地行走)(2) 同本义 [walk clandestinely]微,隐行也。——《说文》崔杼微逆光。——《左传·襄公十九年》(3) 又如:微行(便装出行,不想让人知其尊贵的身分)(4) 藏匿,隐蔽 [hide]其徒微之。——《左传·哀公十六年》微而臧。——《礼记·学记》(5) 又如:微没(隐没);微奸(隐藏的邪恶);微阵(隐蔽的兵力);微情(隐藏而不显露的感情);微意(隐藏之意);微道(隐蔽或偏僻的小路)(6) 伺察,侦察 [spy]。如:微捕(伺察捕获)(7) 衰微,衰落 [decline]固以微矣。——宋· 苏轼《教战守》(8) 又如:微缺(衰败残缺);微灭(衰败灭绝)(9) 无,没有 [have not]。如:微时(尚未出名的时候)(10) 非,不是 [no,not]虽微晋而已。——《礼记·檀弓下》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邶风·柏舟》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 舜汤。——《吕氏春秋·离俗》(11) 又如:微与(不应该这样);微独(不单是,不仅仅)词性变化 ◎ 微 wēi 〈形〉(1) 微小;轻微 [minute;tiny]微,小也。——《广雅·释诂二》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荀子·非相》。注:“微,细也”。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微风鼓浪。——宋· 苏轼《石钟山记》微波入焉。岭峤微草。——宋· 沈括《梦溪笔谈》(2) 又如:微恙(小病);微行(小径;便装出行);微雨(细雨);微蔑(指极微小的东西);微仪(谦辞。微不足道的礼物);微忱(一点儿诚意;些须诚心);微词(隐约的讥喻);微力(微小的力量);微功(细小的功劳)(3) 卑贱 [humble]虞舜侧微。——《书·序》刍荛之微。——清· 刘开《问说》(4) 又如:微时(尚未出名的时候);微介(卑贱而耿直);微名(微贱之名);微门(卑微的门第)(5) 不明;昏暗 [dim]。如:微光(微弱的光线);微明(微弱的光亮);微眇(眼瞎);微灯(暗淡的灯光)(6) 日月亏缺的 [wane]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诗·邶风·柏舟》(7) 秘密,偷偷 [clandestinely]微视其睡。——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于此微缺。——清· 袁枚《祭妹文》微闻有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8) 又如:微伺(暗中伺察);微攻(暗中侵害);微逆(暗中迎回);微知(暗中探悉);微随(暗中跟随);微察(暗中侦察 );微谋(密谋);微讽(暗中讽喻);微验(暗中侦察);微扣(暗中询问)(9) 精妙 [elegant;exquisite]口多微辞。——《登徒子·好色赋》诸侯有能微妙以节。——《荀子·议兵》其辞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微 wēi 〈副>(1) 稍微,稍稍 [slightly]但微颔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土膏微润。——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微笑默叹。——《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婉贞微叹。——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2) 又如:微闻(隐约听到);微露(微微显露)(3) 要没有,要不是 [but for;if it were not for]微斯人,吾谁与归。——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微 wēi 〈名〉(1) 古单位名 [wei,measure unit](2) 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一寸的百分之一,或一两的百万分之一忽,十微。微,十纤。——《察微算经》(3) 角度、弧度的单位,一秒的六十分之一(4) 秘密之事 [secret]夫田子将有大事,而我示之知微,我必危矣。——《韩非子》(5) 古诸侯国名 [Wei state](6) 殷代畿内之封地帝乙长子曰 微子启。——《史记》(7) 殷周时西南夷之国及庸、… 微、…人。——《书·牧誓》
一、作动词:
1、会意。
2、同本义:微。
3、又如:微行。
4、藏匿,隐蔽。
5、又如:微没(隐没),微奸(隐藏的邪恶),微阵(隐蔽的兵力),微情(隐藏而不显露的感情)。
二、作形容词:
1、微小,轻微 。
2、又如:微恙(小病),微行(小径,便装出行),微雨(细雨)。
3、卑贱。
4、不明,昏暗。如:微光(微弱的光线),微明(微弱的光亮)。
5、秘密,偷偷。
三、作副词:
1、稍微,稍稍。
2、微闻。
3、要没有,要不是。
四、作名词:
1、古单位名。
2、古代极小的量度单位。
3、秘密之事。
4、古诸侯国名。
5、殷周时西南夷之国及庸、… 微、…人。
五、微
拼音:wēi,注音:ㄨㄟ,部首:彳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3画,五笔,TMGT
仓颉:HOUNK,郑码:OIQM,四角:28240,结构:左中右,电码:1792,区位:4602
统一码:5FAE,笔顺:ノノ丨丨フ丨一ノフノ一ノ丶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卑微[bēi wēi]
地位低下,没有权势。
2、微利[wēi lì]
很少的利润;很小的利益。
3、微波[wēi bō]
一般指波长在1米—1毫米(频率300兆赫—300吉赫)范围内的无线电波。
4、微型[wēi xíng]
属性词。体积比同类的东西小得多的。
5、些微[xiē wēi]
轻微。
3、历史上有个叫元微之的是谁啊?
元稹,字微之, 河南洛阳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死于大和五年(779年~831年)。他8 岁丧父,15岁以明两经擢第。21岁初仕河中府,25岁登书判出类拔萃,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列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名,授左拾遗。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元和四年(809)为监察御史。因触犯宦官权贵,次年贬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历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虢州长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员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诰。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五年,逝于武昌军节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著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八百三十多余首。
有 就是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跟更无花。
这是元稹留意过的一件事,虽然是一句简短的诗句,但可以表达出作者对花中菊花的赞美。诗句来自古诗《襄邑道中》。
下面是元稹的一个摘要:
中唐的元稹是货真价实的才子,***御封的那种。《旧唐书》记载,当年穆宗皇帝还在东宫为太子的时候,周围的那些女性就特别崇拜元稹,经常诵读元稹的诗歌,并谱成曲传唱,当时皇宫里的人,把元稹呼为“元才子”。而元稹也具备成为明星的外在条件,***好的朋友白居易称赞他“仪形美丈夫”、“君颜贵茂不清赢”。
应该说是这么一回事:
元微之,即元稹(779—831),微之是他的字,河南洛阳人,支持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多有唱和。诗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4、请问什么是数字微欧表?
本仪器适用于测量各种电动机、变压器等的绕组,电缆导线的电阻及开关、插座触点的接触电阻。
产品特性
1、31/2LCD数字显示,4个量程;
2、采用“四端子”测试技术,消除接触电阻和引线电阻引起的误差;
3、输出恒流值大,测量稳定性好;
4、有过电压保护功能, 不怕反生电动势冲击;
5、交直流两用,内置大容量DC12V 2.0Ah电池;
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 2~200mΩ; 0.2~2Ω;2~20Ω;20~200Ω (被测量值大于各上限量程时,首码显示“1”,后三位数码熄灭);
2、***大误差: 0.01~200Ω 范围内±(3%+1d);
3、分辨率:0.1mΩ、1mΩ、10mΩ、0.1Ω;
4、恒流量及误差:1A(2~200 mΩ)、100mA(2~20Ω)、10mA(20~200Ω),误差<±5%;
5、电源:交流(AC220V±10%)或机内电池(CB1220 12V 2.0Ah)供电;
6、功耗:≤3W;
7、 耐压: AC 1.5kV 50Hz 1min;
8、工作温度和湿度 0℃~40℃ 85%RH;
9、外形尺寸: 280mm(L)×280mm(W)×75mm(D;
10、重量: ≈2.8kg。
问一下渡娘,她会告诉你的
5、哪个地推平台首码项目整合***全
推客联盟和微地推。
推客联盟平台和微地推平台都整合了***多当下***火热的互联网APP推广拉新项目,与其他平台相比是较为***全的。
推客是一类以推广商品链接为手段,以获取商品订单佣金为目的的群体。
推客模式则是商户支付一定的营销费用,以返利、佣金、积分或其他形式给予推客一定的利益激励,让推客帮助进行商品推广,提升商品销量,其本质属于社交电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